传统文化与营销范文

admin 93 0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1

  论文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内容对现代市场营销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企业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营销管理中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要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随时调整和丰富当代市场营销谋略,还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的关系营销。

  O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在我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文化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祟尚道德诚信,对当代市场营销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对消费者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如果能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就能另辟蹊径,在日趋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市场上捷足先登。

  1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精华,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东方文化的代表,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根基,其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是现代营销道德必然继承和发展的传统道德,是当代市场营销之根本。首先,树立以“仁”为内核的市场营销理念。儒家文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把“仁”释为“仁者爱人”,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敬人者,人恒敬之”,不以仁心对待顾客,顾客何以仁回报其次,建构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准则。关于义利关系,儒家文化认为应该“贵义贱利”、“义以为上”,强调先利后义。在营销管理活动中,要“义利合一”。“义利合一”追求的是企业、顾客、社会的和谐发展。重义,即避免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不搞欺诈行为,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求利,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通过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获得。要求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既要赚钱又要讲友谊,既重经济交流,又重社会效益。第三,建立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人们崇尚礼仪,能以宽容态度待人,推己达人。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就不能立身处世。当代商战更应遵守礼,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实现互利双赢。第四,确立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儒家伦理认为“智者,才智”、“待物为智”。强调对万物的认识依赖于智。在当代,在制定营销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开展人才竞争等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中,无处不需“智”。第五,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伦理认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2软营销超越硬营销。在营销中重视品牌的传统文化

  以史为鉴,任何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品牌的树立和自身形象的设计。企业刨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的运用上只是处于一个技术和符号层面以物质为基础的硬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在上升到一个心理层面,以文化为基础的软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如“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此外,国外企业也在大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元素充分运用到产品当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回味的是,当那些外资品牌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后,反过来在中国市场却深得消费者的青睐。以著名手表企业瑞士国际斯沃琪集团为例,去年他们在中国设计的“狗来福”,首次推出以“生肖”为主题的特别款,迎接“狗年”的到来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这款产品,除了生肖外更挖掘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整款设计以红色为基调,红色在中国的新年庆祝中具有特别意义,它象征着财富、繁荣、来年红火。

  3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调整与丰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在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与丰富营销观念,获得最佳经营效益。

  第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与现代“绿色营销”思想。中国人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看重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现阶段有些企业仍存在“重市场轻生态”的观念,经销一些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因此,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引导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不按规律行事。儒家文化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天人整体观,促使人们去寻求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机体的普遍规律,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追求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儒家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环保的需要,体现在营销上就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行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

  第二,儒家“民本”观念与现代“社会营销”思想。儒家文化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特点对营销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营销的全局观念上,企业营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要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企业应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即企业在营销中应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第三,儒家“变异”思想与现代“创新营销”观念。营销管理者在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中要正确把握企业内外部信息,才能做到“知已知彼”,求“变”创新;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而“百战不殆”。

  第四,儒家“仁和”观念与现代“关系营销”思想。儒家文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主张人与人交往要待之以礼,待之以诚,互敬互爱,“礼之用,和为贵”。人们崇尚礼仪,能以宽容态度待人,推己达人;追求天下大同的“治平”理想,以及个人价值只能在宗法家族交织的关系网中得到体现,使人们特别重视亲缘、物缘、业缘等感情,认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人们追求的是人际感情合一和社会的和谐。“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使企业的营销管理者认识到人际关系在营销中的作用,学会利用公共关系打开市场和占领市场。即企业在营销中应树立关系营销观念,实行关系营销。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2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而与之相随的网络营销也迅速成为新的市场营销途径。网络营销具有营销空间的无缝隙化、顾客的主导性、市场配置重协作等特点,它与传统营销相比较具有不同的营销理念、不同的营销目标、方式和渠道。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做为处于同一经济环境下的不同营销方式而长期存在并最终走向融合。

  ■一、网络营销:市场营销的新途径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与社会经济的融合产生了新的经济形态即网络经济,同时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也出现了很大变革,网络营销成为市场营销的一种新途径,所谓网络营销是指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是与网络经济相伴而生的营销新模式,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营销空间的无缝隙化。传统的营销是以具体的现实存在的市场为其理论基础的,而网络营销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构建起“大市场”营销模式,通过网络做为其营销平台将市场延伸到各个层面,从而实现营销空间的扩展,达到无缝隙化。

  顾客的主导性。传统营销的成功典范是如何能及时掌握顾客的需求,而这一目标在现今社会是很难实现的,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而网络营销强调顾客的主动性,企业通过网络提供各种信息供顾客进行充分选择,增加对产品的认知,同时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大大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市场配置重协作。传统营销方式主要讲的是市场竞争,只要建立良好的营销模式,就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得市场经济给人呈现出硝烟弥漫的局面,而网络营销更加强调协作,通过网络信息的及时共享,增强各方沟通能力,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充分整合,从而相互协作形成相互联结的价值链,使多方实现共赢,市场配置更合理。

  ■二、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

  网络营销是随着新的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营销模式,它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营销理念不同。传统市场营销以顾客满意为原则,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实现企业价值,先有顾客的需求而后才有以需求为基础的营销活动,传统营销是滞后的。而网络营销使企业可以与顾客交流更加直接,可以及时掌握顾客的需求情况,并对未来某一段时间内的需求进行预测,对顾客的长期需求进行关注,从而将顾客看成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资源,与其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将消费者纳入到营销策略的制定当中来,也体现了顾客至上的理念。

  第二,营销目标不同。传统营销策略的核心主要是围绕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展开,它强调的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网络营销更加关注顾客、成本、便利、沟通,强调以顾客为中心,通过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提供优质、便利服务而实现企业价值,通过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企业利润。

  第三,营销方式不同。传统的营销方式以销售者的主动推销为主,使得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僵化,甚至于一些传统的营销方式给顾客带来很多不便利,这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网络营销方式更加强调消费者为中心,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而消费者在需求的驱动之下主动通过网络寻求相关信息,从而使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变为真正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长期发展。

  第四,营销媒介不同。传统的营销活动主要是依靠营销人员与顾客的直接接触与通过广告的形式对顾客进行轰炸,使顾客被动接受;而网络营销主要是以网络为基本平台,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网络终端为顾客提供服务而实现营销的目的。

  ■三、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融合

  网络营销的出现给传统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在营销理念、营销目标还是营销方式上都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营销通过扩展各种营销渠道,进行大量的广告投入等被动营销在网络时代已经很难奏效,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迅速普及,顾客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多方位、全面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实现由顾客群体到顾客个人的转变,从而构建了新时代的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很显然,传统营销行为已经很难与之相适应。同时,网络经济使得市场竞争更加透明化,信息的充分共享使得企业通过核心技术或价格上实现赢利这一策略已经很难达到目的,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优化服务才能最终保持竞争优势。

  网络营销是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产生的新的营销模式,它虽然给传统营销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因为网络普及率、网络固有缺陷以及网络不具有人的灵活性等特点,使其并不能取代传统营销的主导地位。因此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并不是取而代之的结局,而是通过充分整合,走向融合的一个过程。企业要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细分,通过对客户进行分析,融合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策略,以最低的营销成本实现最佳的营销目标,将网络营销做为企业营销策略的一部分,通过其所具的的一些优点来补充传统营销固有的不足,从而使营销策略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浩.网络营销对传统市场营销的影响[J].职业时空,2006(23)

  [2] 王恩科.浅谈网络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J].消费导刊,2008(10)

  [3] 杜文君.网络经济下市场营销的改变与模式创新[J].中国商贸,2009(17)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3

  关键词:传统营销;网络营销;相同;不同;联系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网络营销是一个以信息技术服务为支撑的全球营销活动的动态过程。它不仅仅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品或劳务买卖活动,还涉及传统市场上的各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营销是在一种虚拟环境中无接触的间接交易;而传统营销则是在现实状态中直接接触的交易。两种营销活动形式各有优缺点,如果将两者配合使用,各取其优点,必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源,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不同点

  网络营销较之传统营销,从理论到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销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营销理念是大规模目标市场,而网络营销已经向集中型、个性化营销的理念转变。所以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再造了顾客群体的关系,转变了竞争的形态,重整了企业的组织,实现了跨国经营等。

  (二)网络营销的支撑工具发生了变化。它的核心是IT技术,企业营销活动从信息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推广,直至售后服务于评价等一系列过程,均需以IT技术为支撑。

  (三)供求平衡发生了变化。网络营销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有利于降低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避免造成库存的损失。

  (四)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营销面对的是较封闭的市场环境,而网络营销的市场环境是完全开放的。企业营销在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的前提下,已被引导至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经济环境。

  (五)网络营销使双方交流的方式有所改变。传统营销在促销手段和沟通方式上,只能单向传送信息。而网络营销可以将其转变为双向信息沟通模式,实现双向性、直接针对性地与消费者沟通。

  (六)促进营销策略的调整,定价、品牌、广告等策略都有所改进。时空界限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营销受时空限制,而网络营销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消费者查询、购物的流程变得简单。

  二、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相同点

  网络营销是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之上成立起来的,虽说都有各自的特色,但也有很多相同点,主要表现为:

  (一)他们都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范围除了限于商业性内容之外,还要延伸到产品制造之前的开发活动。另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都可以引导企业在生产前要按照目标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产品内容,商标和广告策略、价格制定以及销售策略等,并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

  另外,并不是说把产品卖出去了营销就结束了,把产品卖出去只是一个结果。因为我们还需要根据消费者反馈回来的信息指导企业后面的经营活动,所以还需要确保是否能够让消费者满意。我们可以掌握商品开始制造前以及整个商品消费后的全过程营销的内容,比如企业的信誉,竞争者的动向,向外界传播的信息,以及消费后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等。

  (二)他们都需要通过相关组合策略发挥功能。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一样,也并不只是靠某种手段、某种技巧去实现最终目标的,而是结合自身需求开展各种具体的市场营销活动。经过市场营销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已经不能确定为某个具体的目标,而应该是实现某种价值,达到一种境界。所以我们应该两者结合,将传统的4P在网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想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调动多种关系,制定多种策略,所以搞好网络营销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综合能力。

  (三)他们都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最终出发点。两者都对提高消费者的服务意识,特别是在销售商品后的服务意识增强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不能仅停留在满足消费者实际的需求上,还应包括对消费者即将产生的需求的分析。

  三、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联系

  (一)网络营销是在对传统营销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营销作为新生事物,是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与传统营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的网络营销结合了传统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点,比如传统营销的市场调研策略以及4P策略都对网络营销有很大影响。同时网络营销也将现代市场营销的观点“满足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只是网络营销在传统营销基础之上利用了网络以及网络上消费群体的特征开发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网络营销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营销而独立存在。虽然网络营销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营销理论和策略,并且对传统营销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不管怎样,目前来说网络营销是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营销的,他们之间应该整合运用,具体分析如下:(1)网络营销需要依靠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营销工作是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运行的。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使用网络的这部分人群,然而还有很多消费群体会由于各种原因不会使用网络,或者是不愿意去使用互联网。比如老人和贫困地区,他们都不能或不会使用互联网,但是传统营销可以将这部分消费群体覆盖。(2)虽然互联网有很多自身的优势可以为网络营销提供一些好的策略或渠道,由于习惯问题,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使用新的渠道,并且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够及时获取这些渠道信息。比如,有些消费者习惯约上三五朋友去商场购物并联络感情,而不愿意独自在网上购物,所以传统营销还是有网络营销不可替代的地方,具有不可替代性。(3)互联网所提供的沟通方式和工具,虽然可以实现企业直接将信息传达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但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愿意使用这种方式,他们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更愿意选择传统的方式面对面的进行沟通。(4)营销面对的是有感情、有思考的人,而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网络营销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传统的一些以人为主的营销策略是网络营销没有办法替代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逐步克服上述的不足,但是在目前直至很长一段时间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都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整合进行,实现最终的统一。

  总结,根据上面分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都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互补性,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在指定市场营销策划书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的状况,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策略整合,已达到最佳的营销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孟建.网络营销与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3.

  [2]周贺来.网络营销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3.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4

  [关键词]传统图书产业;新媒体;营销渠道;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出版市场不断实现快速发展,而市场竞争也变得不断加剧,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在线上图书以及多媒体阅读设备的影响下,传统图书产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新媒体营销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特点,提升了营销的互动性,拓展了营销传播范围,其效果也更为长久。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图书产业营销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完善传统图书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及策略,促进传统图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营销的优势

  (一)实现了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媒体营销提供了强力支撑。与传统的营销媒介不同,新媒体营销可以实现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各类所需的信息,其选择空间大大增加,信息量也快速攀升。同时,新媒体营销所蕴藏的信息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对传统图书产业的各类信息仅浏览,同时可以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还能够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因此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更大。(二)增强了营销的互动性。传统媒体营销主要是在专门的机构操作下实施的,因此缺乏个性化和互动性,其手段和方式具有单一性,受众群体之间难以实现互动,只能被动的接受相关信息。但是,新媒体营销可以将原本的受众群体变为信息的传播者,使其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可以实现更多信息选择的权利,充分表达自身的意见、建议等,进而实现了良性的互动,有助于减小出版社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通过新媒体营销构建完善的信息传播体系,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扩大受众群体。(三)提升了传播的范围。网络平台是新媒体营销的主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60%。因此,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不仅能够提升传播速度,还能够迅速扩大传播范围。新媒体营销注重个性化设计,可以通过对个人需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信息接收范围,避免盲目性。所以,与传统营销相比,新媒体营销渠道的优势更加明显,不仅能够打破时空方面的限制,还能够全面加快传播速度,有效提升营销效率和效果。(四)具有更为长久的效果。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新媒体营销渠道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其主要是依赖于网络技术来运营的,而传统营销模式的运作则需要大量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线下的成本投入较高。在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营销渠道的运营变得更为持久,能够在与受众群体进行沟通交流中输出产品形象,也能够积极借鉴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身,进而改进和提升营销效果,并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二、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图书产业营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图书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诸多出版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为传统图书产业的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带来营销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图书产业营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传统图书产业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以此改进和提升传统图书产业的营销效果。(一)传统图书产业营销的机遇。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媒体营销凭借其诸多的优势为传统图书产业的营销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传统图书产业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积极融合,可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这样才能够不被时代的浪潮所冲刷。传统图书产业出版社存在的时间较长,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长期经营和丰富优质的内容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形象,但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传统图书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产业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时代的机遇,将内容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率,进而可以更加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内容产出能力的创新,其影响力也将得以有效提升。(二)传统图书产业营销的挑战。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图书产业的营销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众所周知,传统图书产业链主要是以线下为主,在线上进行新业务拓展的能力较差,主要是以各大书店和专卖店等实体店为主。大众购买图书的目的是阅读,而电子图书可以随时随地满足阅读需要,且容易携带和保存,也具有价格方面的优势,这是传统图书产业不可比拟的。同时,线下购书小额飞着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客户进行反馈的途径有限,处理时间也较慢,而线上购书可以及时反馈结果,退换货十分方便。另外,网络销售可以降低人力资源和店铺租金等成本,书籍的成本也相对实体店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书。这些都是传统图书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为其新媒体营销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传统图书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及策略

  (一)创新营销理念及认知。新媒体时代的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缩影,如何有效的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历史机遇成为传统图书产业营销渠道创新的关键。所以,传统图书产业管理者要应该转变传统观念,紧跟时展潮流,树立新型营销理念,提升对新媒体营销的重视度和正确认知,对传统图书产业一直以来所采取的营销模式和手段进行反思,充分重视新媒体营销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在此基础上制定新媒体营销的计划。另外,传统图书产业还应该积极学习新媒体营销的方法和技术,在内部形成新媒体营销的重要的氛围,培养和组建新媒体营销专业团队,便于与用户的线上沟通交流,为传统图书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构建提供思想认知和人才团队方面的支持。(二)整合资源实现跨界融合。在新媒体时代,更加彰显了内容为王的特点,传统图书产业的核心竞争资源就在于内容,受到信息时代的冲击,传统图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传统图书产业应该强化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借助网络技术对传统图书产业的内容进行宣传,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资源的整合必将会实现跨界融合、产业融合,以此开发出新新产业。比如,传统图书产业可以在内容方面插入相应的画面,同时印制二维码,通过微信等线上APP扫二维码可以获取相应的视频、画面等,进而可以实现传统图书的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的阅读。通过跨界融合与产业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传统图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新媒体营销渠道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三)构建新媒体营销平台。线上平台是传统图书产业新媒体营销渠道构建和应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打造是自身品牌的线上平台成为传统图书产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营销平台构建方面,首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彰显传统图书产业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同时要便于与用户和读者建立更为直接的联系,通过平台实现良好的互动,通过新媒体营销平台促进传统图书产业的长远发展,为其注入更加持久的活力。在新媒体营销平台的沟建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团队支持,传统图书产业要充分认识到构建新媒体营销平台的重要性,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组建专业化平台运维团队,实施专业化的人才战略。另外,传统图书产业可以与专业化的新媒体营销平台进行合作,使其为传统图书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建设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进而可以有效降低平台构建的成本及风险。(四)实现营销方式方法的创新。传统图书产业要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关注用户价值,把握用户需求是传统图书产业的生存之道,因此要有明确的定位,充分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定制相应的图书浏览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获取所需要的图书,进而吸引用户的注意并留住用户,还要不断拓展读书领域,紧跟时展的步伐,提升传统图书产业的存在价值。其次,要重视内容价值,传统图书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具有贷多样性,但是不管选择何种方式都必须要关注内容本身的价值,这是传统图书产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自身形象的展现。再次,要实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媒体营销渠道具有多样性,其对用户的吸引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传统图书产业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平台上进行传播,或者邀请有影响力的博主和公众号进行推广,以此提升其吸引力,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强调传统图书产业信息宣传的质量。最后,不断开拓线上领域,传统图书产业新媒体营销渠道起步较晚,存在很多空白,而线上领域较多,所以开拓线上领域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更多用户方便获取资源。另外,还可以将传统图书产业进行电子化,转变传统的纸质版图书模式,不仅能够便于用户的阅读和携带,还能够提升价格方面的优势,进而提升传统图书产业的吸引力。

  四、总结

  传统图书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显得日益严峻,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影响不断加大,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传统图书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营销逐渐成为主流,对传统图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开辟新媒体营销渠道已经成为促进传统图书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创新营销理念及认知、整合资源实现跨界融合、构建新媒体营销平台、实现营销方式方法的创新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传统图书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及策略,以此提升传统图书产业的营销效果,使其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杨珩.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营销升级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20(11).

  [2]柳媛.新媒体时代营销传播信息设计的趋势探讨[J].商讯,2020(10).

  [3]邓倩.新媒体营销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学决策,2020(8).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5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营销;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前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将互联网技术加入到营销中,将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转变,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企业营销活动的创新度与灵活度,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企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充分把握自身的优势,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展,充分考虑到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互联网营销。

  一、互联网时代对传统企业营销的意义与影响

  (一)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影响

  互联网时代使得企业营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简化了传统营销的流程,提高了营销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消费者进行商品的预订,以订单的形式发送给消费者与厂家,厂家按照消费者下的订单进行生产,再将生产后的商品进行物流配送,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其次,互联网营销模式使得消费者的地位得到提升。商家的主置由消费者取代,产品的销售过程不再是由商家制造、定价最后推销给消费者组成,而是消费者拥有主动权与选择权,可以自主的购买,由消费者发出购买的需求、下订单,商家根据订单再进行商品的制作。

  (二)互联网时代对企业营销中的各模块产生影响

  互联网时代不仅对企业营销的模式产生影响,对营销中的各模块、各环节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第一,互联网技术对营销探测产生影响。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的预订,使营销具备互动性。商家在这个过程中既收集信息,也在接受消费者提供的信息[1]。以往的营销探测主要是针对整个消费群体而言的,如今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探测转变为针对消费个体,注重了个体间的差异。第二,互联网技术对营销鹇圆生影响。营销战略不再是针对群体而言,而是细分到人,针对他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营销方案的定制,加强了客户与企业的交流。当今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个性化、有独特魅力的产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企业要注重自身的市场定位。第三,互联网技术对营销组合也产生影响。互联网时代下,大部分分销的环节被删除,商品直接进行物流配送,此外,消费者能够自主的选择产品,对商品的设计以及配置拥有决定权,营销职能逐渐外部化。

  (三)互联网时代增加了企业营销中信息的联系性与透明性

  互联网时代注重互动与交流,增加了企业营销中信息的透明度[2]。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商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因此同一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多大差距。此外,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的地位上升,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一对一的营销模式成为大众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营销的互动性,使得消费者与商家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

  二、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提高,但缺乏准确认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营销活动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消费者不再受到国家、地区的限制。互联网为传统企业的营销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将销售的商品放到网络上,增加了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度,减少了中间的分销环节,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传统企业都认识到了互联网发展带了的机遇,认识到了互联网营销是时展的需求,因此提高了对互联网营销的重视程度。但是一些传统企业虽然对互联网营销有较高的热情,却缺乏对其的准确认识,只是看到竞争企业采用网络营销,就跟着进行,做的功课不足。一些传统企业认为互联网营销只是营销的平台发生变化,变为在网上进行销售,只是开一个淘宝店或者是在微信上开通一个公众号。由于缺乏准确的认识,没有相应的战略与计划与之配合,使得实际操作过程受到阻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企业缺乏竞争力,销售效果差,甚至有的企业盲目地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电商运营,无法按时回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人才储备有限,缺乏团队建设

  互联网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传统企业要想进行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等工作,需要相关的人士进行技术支持。互联网营销与传统的营销相比在管理方式、团队素质、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传统的营销人才对互联网销售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流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专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虽然在技术等方面熟悉,但是却缺乏对企业的认识与了解,使得企业在新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

  (三)物流配送方面有较高难度

  互联网交易注重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过程[3]。但是纵观目前我国传统企业的状况,传统企业在仓储、运输等物流体系方面与互联网系统很难形成良好的对接。传统营销模式下,对商品的运输多是整进整出,在配送过程中通常是利用整车配送的方式,而如今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商品的采购多是零碎的,对物流的要求是按照每个订单进行全国范围内配送,体现了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互联网营销模式提高了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

  (四)品牌意识欠缺,缺乏有效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经济性,很多企业被网购就是打折、低价的销售商品这种观念影响。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时,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降低价格,通过折扣吸引消费者,却忽视了对品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些企业不注重售后,在交易完成后就对消费者置之不理,忽略消费者提供的负面反馈,影响了企业多年积累的口碑,对品牌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提升营销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认识,制定具体规划与营销战略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加强认识,制定具体规划与营销战略。互联网营销模式在为企业带了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传统企业要对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正确的认识,确保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充分了解并认识营销战略的目标与核心,充分了解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调整营销计划。传统企业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结合自身的优势,统一线上与线下。第一,传统企业要细分市场,对商品的价格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避免线上与线下产生冲突。第二,传统企业要对企业内部组织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设置,注重统一线上与线下,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

  (二)加强管理,运用多种途径提高营销效率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运用多种途径提高营销效率。在对商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如:图片、声音等对商品进行展示,让商品更加直观、完整地展示给消费者。在商品的交易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在商品的营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企业网站,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号,更新企业与商品的信息,方便消费者实时掌握。在物流配送方面,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将生产、销售与物流进行一体化管理,提高营销效率。

  (三)重视人才管理,增强团队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管理,增强团队建设。传统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时,为了保障战略的实施与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技能高的营销团队。这一团队要包括传统营销人才与互联网营销人才,传统的营销人才对企业的文化以及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主要负责进行营销策划以及商品定位,互联网营销人才主要负责对商品进行推广与宣传。两者进行协调与配合,能够在提升对市场敏感程度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营销的执行力,从而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四)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售后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售后管理。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与交流是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4]。传统企业要在进行互联网营销的同时,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与反馈,加强售后管理。要做好线上的服务与问题解答工作,尽量减少负面评价。传统企业要注重提高品牌意识,为消费者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商品的美誉度。传统企业要重视消费者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提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使得企业营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为创新型的企业营销模式,对企业总营销模式、各营销环节以及信息的透明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营销模式作为时展的产物,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企业要认识在运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时产生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营销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平.基于传统营销与互联网营销结合模式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品牌,2015(09):46-47.

  [2]魏f.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罗莱家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23):74-75.

  [3]张孟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2014(15):71-72+83.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6

  关键词:社会营销 传统营销 营销理论 营销进化 中国企业

  一、引言

  营销与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工商企业的两大核心职能,营销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运用各种战略、策略与技术将有价值的创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与发展战略。企业的营销实践一般受制于其所秉承的营销理念,而且必须权衡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取向,否则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部署可能就会夭折。因此,对于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组织而言,营销已经成为实现组织价值与利益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动力。事实上,营销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应证了营销的广泛社会性,因为企业的营销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不可避免会对社会公众产生各种生理的和心理的影响。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目前各行各业都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蜕变期,各种信仰、秩序和规则都处在形成阶段,从而企业的行为显得很急功近利、很焦虑且不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例如最近发生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我国乳制品行业、食品行业及服务行业(高铁安全问题)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都说明,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营销与经营行为仅仅以传统营销理念为指导,而忽视了营销行为与活动的社会性背景与情境。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更希望消费的产品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希望企业能够提供安全的产品与服务,而不能置社会利益于不顾。那么,社会营销或注重社会责任的营销与传统营销究竟存在怎么样的关联,企业在实际的营销过程应该如何把握,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希望通过厘清社会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关联,来重新思考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从而为中国企业走出品牌信任危机提供指南。

  二、社会营销与传统营销理论概述

  (一)商业导向营销理论 1969年,科特勒等学者通过一个经典的案例分析拓宽了营销的领域,并指出每一个组织都在从事营销或类营销活动。营销是一种超越了有形物品销售的说服性活动。营销学思维与理论必将被应用到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很多的营销学术论文讨论社会营销话题,试图将传统营销框架与理论应用到相关领域,并拓展了其理论范围与应用前景。但现有的研究与实践都仅停留在模仿传统营销模式的层面上,或只考虑社会性活动的商业价值,没有创立独立的社会营销理论与体系。美国相关学者根据营销对象中服务成分的多少,将产品性营销与服务性营销统一起来。服务性营销只是产品性营销的特例,服务是营销的本质,产品只是提供服务的载体。从现有文献来看,营销学学科的内容和领域正处在一个蜕变期与迷茫期,以后的研究应该建立一个普适性的框架将丰富多彩的营销现象与实践纳入解释体系,为不同组织的营销活动提供指南。学者们将社会营销看作是服务营销逻辑的应用,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优劣,即商业性仍然是社会营销的本质。随着营销理论的演进,现有的营销体系指出:(1)服务是交换的基础;(2)服务被用来交换服务;(3)顾客是价值的共同创造者。这些理念与社会营销是兼容的。然而,早期的营销定义只考虑如何实现组织的经济目标,接着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在定义营销时更加注重营销的社会性影响,并且传统营销活动的社会性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甚至会破坏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与伦理规则。最新的营销定义认为营销是一种活动,涉及一系列活动与过程为顾客、客户、营销人员与社会在最大程度上创造价值。虽然已经出现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营销的社会效应,但社会营销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都存在着严重的商业偏见。传统的营销学理论聚焦于产品、服务,有关社会营销的话题只是服务于企业的传统营销目的与战略,很少考虑社会利益。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二)社会利益主导营销理论 很多的营销学者和实践者们开始重新思考营销的本质及其外部边界。但至今营销科学的体系和框架并没有充分回应科特勒等学者们的质疑,仍然将社会营销排斥在现有的传统营销体系之外。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营销不仅仅是一套营销应用体系,而且和传统营销模式一样,其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生活方式的选择行为。现在,社会营销人员面临的管理挑战远远大于传统营销部门的人员,他们不仅要考虑企业的利益、顾客的权利,还要考虑社会的情绪、政府的态度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的倾向。不同的社会利益相关者其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并且对于同一套营销战略或策略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传统营销往往被假定为一个一维的体系,即销售最大化;社会营销的范围远远超越了传统营销的范畴,目标和影响都是多元化的。结合中国目前所处的营销困境与企业的迷茫,我国企业的营销理念与思维应该大大拓展,至少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延伸,以便全面权衡营销的效果与营销:(1)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涵括商业情境与社会情境的分析框架;(2)建立多元化的营销评价体系和指标,去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以期求同存异;(3)营销教育或教科书应当站在更广的社会视角,来讨论传统营销与社会性实践;(4)营销伦理中不仅应当包括商业伦理,更应当包括社会伦理。首先,应当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建立主流的营销规则与社会伦理,必要时政府可以作为人制定一套符合目前我国社会实际与消费者诉求的企业营销伦理指南,也就是说必须让企业在合法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还要关注自身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其次,企业应当在坚持伦理价值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目前实际的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用来预警可能爆发影响品牌价值与营销绩效的事件;最后,将预警系统的反馈信息用来完善自己的营销系统,实行全员社会营销管理。自1969年部分美国学者希望拓展营销的领域以来,并没有打破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即营销仅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其理论体系一直沿用至今。营销学者大卫甚至指出科特勒登1969年的论文使营销学相关的术语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混乱。由此可以说明当时营销争论是很混乱的。例如科特勒在1971年正式提出社会营销来描述非盈利性营销活动,而凯勒又用它来描述传统营销的社会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至今社会营销和社会网络营销又相互产生了矛盾,例如我国学者就一直十分注重营销的社会效果,但西方学者似乎又更在乎基于社会网络的商业营销模式的改造与完善。尽管不同学科的学者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认知社会营销,但在营销学者的眼里却不再具有可争论性。还有部分学者乐观的指出,与早期人们将营销仅看作是商品或服务的经济配送体系相比,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与营销相关的管理程序、运作过程、实践模式与战略策略,这不仅涉及传统营销领路,更加涉及社会营销实践乃至自我控制的组织。

  三、企业营销战略与路径选择

  (一)现有营销模式重构可行性分析 前面争论的中心议题是当营销已经意识到自身必须拓展时,实务界与学术界仍然将社会营销现象还仅仅看成是传统营销体系之内的一个特例,就好像服务营销是产品营销的一个特例一样。而事实上,我们从具体的营销实践发现服务营销应当成为主流的营销范式,产品营销只是一个特例而已,如此能够解释很多的营销理论与营销实务创新;那么,对于社会营销而言,也应该成为营销的主流逻辑,传统营销只是他的简化与变异而已。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两种营销范式都有自己的目标,传统营销者仅看重销售,而社会营销有时也关注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更主要其他社会受众的行为,以便对其行为加以矫正与优化。在市场上,企业往往以产品或服务作为载体来传递价值,而消费者就以货币作为交换物来取得该价值,企业的营销绩效可以通过公司的成长及股东满意来衡量,主要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营销费用与营销回报,这些都是很清晰的。当然,营销体系运作的好坏还受到无数变量的影响,如支付的延迟以及未来的承诺等。有时,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期利益,营销人员会实施特定的营销战略来谋求永远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实现长期顾客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但短期的销售会受到影响。市场或商业交易在社会营销领域也会发生,比如慈善行业就经常会举行拍卖来销售二手物品,公立医院和高等院校就提供有偿的服务,但这些组织并不依赖于这些交易的收入,而主要依靠捐赠、财政拨款等。然而,我们发现这些组织行为和绩效的优劣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获得资金来源,从而从这个角度讲,盈利性部门的价值创造体系也适用于社会性部门或非营利性组织。然而。社会营销如果依赖于市场交易或给他们的资助者发送商业信号都是存在问题的。一项对志愿者行业的成本-收益研究发现规范的或社会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商业性获得,由此表明传统营销的分析范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会营销领域。识别社会营销的作用机理以及他们的战略优化行为经常遇到很多障碍,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可观察的对于营销努力的反应,另一方面这种效应具有长期性。有时即使能看到实时的行为改变,但这种行为改变的诱因是多元的,根本无法识别有多大的成分是受到社会营销人员努力的影响,目标受众有时也说不清是哪个营销人员或哪些营销努力影响了他的行为与决策。因此,笔者认为社会营销人员平时应该关注其他的信号,来评判“受众行为”是否朝着预期的方向与目标前进。Wei-Skellern2007年设计了一个模型来区分传统营销与社会营销的异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管理的改进;可观察到的或外部结果的改进;终极目标的实现程度。认识并深入理解传统营销与社会营销领域“交易”的本质,这有利于改进社会营销管理与实践。首先,以财务回报为基础的多元化绩效指标包括销售(偶尔)、个人或企业的捐赠、基金的自助、政府的拨款;其次,有时绩效也可根据非货币指标来衡量,如自愿的劳动力、免费的物品(如计算机)及免费的咨询等;第三,组织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对于有限资源的争夺,而不是对于外部消费者及其资源的竞争;第四,引导捐助者或其他经济(非经济)援助的市场信号是不可得的,原因在于目标受众不清楚是哪个营销者在影响他们,社会的改善与改变都被所有的参与者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很难识别真正的“交易”是否真的发生,社会效应出现的时滞较长。事实上,学者们已经认同现有营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社会交换,并且社会交换可能带来经济回报或损失、社会回报或惩罚[5]。所以,我们坚信营销人员可以运用现有的营销理论与技术来从事社会换,从而更好的理解社会交易的本质,提高营销理论的兼容性与普适性。但在现实中,这似乎不那么容易解决,面临着挑战。因此,首先必须开发一个新的能够处理多方交易的营销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传统营销交换是双向的,为了最终的现金流而提品或服务,从而仅是一个特例,并且传统营销所关注的经济后果只是为了追求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而已,一个完整的社会营销计划却要复杂得多,必须多视角的考虑其可能对各个利益相关者产生的一切影响。所以,可以这么说社会营销环境需要更加复杂的营销模型来加以阐释。为了重构营销模型和体系,首先必须要深入研究并理解不同的社会目标受众对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潜在回应,并且为了在现有的理论纳入社会营销情境,应该避免用“顾客或客户”来描述复杂的目标受众,应为目标受众的外延太广了。其次,应该明白不同目标受众的价值并不总是嵌入在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中,所以必须开发一个能够兼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价值创造与评价系统,并在具体的营销方案中植入一个平衡机制。通过检索相关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文献发现,社会交换理论适合于作为重构营销范式的中心构念[6]。但是为了应用这个理论,首先应当开发一种分类体系以涵括不同的受众行为,以便在任何组织主导的任何交换中为营销人员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南,这个分类体系既能解释传统盈利部门的行为,如高介入度购买行为、品牌忠诚行为等,也能描述社会营销可能涉及的行为目标,主要应该包括如下维度:行为的启动,如购买产品或献血;行为的转换,如消费者品牌或产品的转换,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行为终止,如停止购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停止吸毒等;不触发特定的行为,如不吸烟,不污染环境等;持续某种行为,保持品牌忠诚,一如既往地献血等;强化某种行为,如购买更多的产品,摄入更多健康的食品等;减少特定的行为,如少吃油炸食品或减少上网的时间。但还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社会营销中受众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与传统营销中消费者的行为类似,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利于深化对于两个领域的理解,如果希望将社会营销与传统营销完全融合,我们首先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理论切入点,而这恰恰是需要学者和实践者们认真思考的。

  (二)企业营销战略与路径选择 (1)品牌信任危机下中国企业营销进化的战略思路。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由于在营销过程与品牌建设时的急功近利,导致市场上和社会上的品牌信任危机层出不穷,使得我国自主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沦为“品牌小国”。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目前正处于急剧转型期,企业的焦虑情绪蔓延到了企业的整个价值创造系统与市场绩效评价系统,营销努力具有单一性,仅仅聚焦营销战略及策略的商业性后果,并没有将自身的营销方案植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例如,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伪洋品牌欺骗消费者导致家具行业道德的沉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国企业营销理念的狭隘与营销伦理的缺失。由此,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消费者意识的增强,企业应该在营销宣传与品牌塑造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与一贯性,即保持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品牌承诺或品牌核心价值的一致性,同时在后续的可持续经营中将品牌的基因遗传下去,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在企业的商业性基因中嵌入道德基因与社会基因,应该开发一套评估体系用以评价企业营销活动的财务绩效、社会影响与道德水平提升。(2)品牌信任危机下中国企业营销进化的路径选择.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必须正视自身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战略及营销组合策略的不足与缺陷,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品牌核心价值的凝练并嵌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将单一的、简化的注重商业性利益的营销体系改造成为多元化的、复杂的既关注商业价值但更关注社会营销的社会营销体系,真正实现中国从“品牌小国”到“品牌强国”的转换,维护国家形象与民族品牌的声誉。营销是不断进化的,品牌也是不断进化的。中国企业营销的进化必须符合企业、消费者与社会三个方面的利益,从而构建和谐大营销,这也是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的进化方向。笔者通过对营销学者、企业营销人员和政府人员的调查访谈发现,中国企业应该如下路径来重构既和谐又符合伦理的企业营销体系:首先,从理念层面树立社会营销理念,将商业性营销看作一个特例,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负责任的来开展营销活动;其次,从制度层面制定营销伦理准则与操作指南,树立基本的品牌诚信,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来满足社会的诉求与消费者的需求;再次,建立一套针对营销人员的社会性营销培训体系,传授给员工实用的营销伦理平衡技巧;继而,在企业的营销方案预评估与评估中,纳入社会指标与伦理指标,一旦企业的营销活动对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带来了负面、消极的影响,企业应当拿出负责任的姿态和措施来谨慎处理品牌危机事件,展示企业的核心品牌价值与产品文化,然后以社会性营销指标来改造自身的营销系统;最后,随着消费者意识的增强及话语权的扩大,应当从政府与舆论的层面大力宣传遵循营销伦理与社会性营销准则的典型企业的营销实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符合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营销实践体系与方案。遵循上述路径,当所有的企业都将符合社会利益与营销伦理的营销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与目标时,消费者的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而社会的利益也将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学海:《社会营销概念的演进—兼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江汉论坛》2003年第5期。

  [2]周志娟、金国婷:《社会交换理论综述》,《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第1期。

  [3]Kotler. Philip and Sidney Levy.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1969.

  [4]Vargo, Stephen L. and Robert F. Lusch. 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

  [5]Gundlach, Gregory T and William L. Wilkie.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s New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Perspectives and Commentary on the 2007 Revisio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2009.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7

  按照美国学者马修.D.尚克在20世纪70年代所著的《体育营销学》一书中的观点,体育营销是指把营销原理和过程专门运用到体育产品和那些借助于体育来营销的非体育产品上的活动。后来,随着体育产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体育营销概念不断演化,今天,人们普遍将体育营销定义为企业通过提供赞助、冠名等方式有效利用体育资源,开展广告、公关、促销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向受众最大限度传达品牌和产品信息的系统化行为。体育营销将传统营销理论与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相结合,利用体育赛事、体育名人等载体进行市场推广,在提高企业知名度、建设品牌文化的同时,推动体育产业本身和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企业与体育产业的双赢。体育营销包括时间、空间、内容和传播四个维度。其中,时间就是体育营销选择的时机和营销策略,针对企业来说,在开展体育营销时要谨慎选择不同的赛事并注意采用何种手段和时段注入品牌文化和企业精神,最大程度发挥体育营销的效能;空间维度代表赛事举办地,营销活动区域、覆盖的范围以及受众等,上述要素的需求结构决定了体育营销的方式;内容维度涵盖了赛事、项目、体育明星及运动团队等方面,选择不同的赛事作为体育营销的发力点,聘请不同的明星代言都将带来不同的营销结果,体育营销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受众的特征和需求整合资源,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获取最好的效果;传播维度包括传播形式、媒介、内容、深广度等。再好的营销策划均需要借助于有力的媒介向受众展示方能实现价值,因此,选择合适的宣传媒介对体育营销来说非常关键,媒介不仅发挥着传播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营销的成败。

  一、体育营销特征分析

  简单说来,体育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特有的长期性与系统性、互动性与体验性、公益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体育营销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传播效果。下面分别对体育营销的特点进行解构,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体育营销的内涵。

  (一)长期性与系统性

  作为提升品牌价值的一种战略,与其他营销方式不同,体育营销依托于体育活动作为传播载体,将产品赋予体育色彩,在体育赛事和企业文化之间搭建桥梁,将品牌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借助于体育赛事的情感卷入功能和渗透功能,企业可通过体育这一人类共同的情感归属运动实现零壁垒产品推广和品牌营销。成功的体育营销要求企业将品牌内涵与特定某项体育赛事的精神有机整合为一体,对体育爱好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高品牌认知度,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要使体育赛事的情感卷入和渗透功能发挥到极致需要开展长效持久的体育营销,以加强营销客体对营销内容的认同感。如在体育营销中常被用作营销手段的明星代言应强调明星价值生命周期的管理,一旦采用某一体育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则要以长远的投资眼光密切关注该明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赛事表现,将明星的个人气质与企业文化进行无缝对接和整合,以同一种声音和精神向目标受众传播同一种信息。

  (二)互动性与体验性

  我国已经跨入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渴望从体验和互动中感受产品带来的价值和乐趣,这一特征带动了营销领域的新一轮变革,体育营销即是变革的产物。体育营销使受众在参与体育赛事的同时将对体育的热爱投射到企业所宣传的产品和品牌中,如一些企业推出的购买产品赢赛事门票的有奖促销活动,或农夫山泉的买水申奥资助等均反映了体育营销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特点。

  (三)公益性

  体育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热爱的活动,是实现无声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营销是品牌营销的顶级阶段,文化性、公益性以及广泛性是其核心,作为富有文化特征的营销模式,体育营销为各大主体提供了精神传递与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发挥体育给人们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展营销传播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价值观念和品牌形象,而且有助于各个民族、国家、全世界人民跨越国界、种族的友谊的结成。

  二、我国体育营销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营销方式,体育营销的重要性和功能早已被我国企业熟知,诸多知名品牌如李宁、联想、海尔、步步高等均通过体育营销有效实现了市场开拓和品牌推广,并促进了体育市场的繁荣,实现了企业和商家的双赢。我国在开展体育营销过程中立足国情,根植中国文化,强化民族特性,在实现具体营销目标的同时有效宣扬了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

  随着近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将迎来又一轮飞跃式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的到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娱乐支出比重不断上升,体育健身项目成为国民健康投资的热点,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度和忠诚度均大幅度提高,这将带动体育营销朝着纵深发展。

  通过对市场营销和体育产业的深入研究和详尽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体育营销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二:

  (一)体育营销主体与传播媒体互惠互利,互联网、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将推动体育营销进入全面电子化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以及手机等无线传播通讯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网络营销铺天盖地而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以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为主要媒介的市场营销模式,以互联网、手机以及网络电视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成为体育营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媒介。

  (二)中国品牌借力体育营销走向世界

  体育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认同度和热衷度均大幅度提升,相较于其他营销手段,体育营销具有低投入、高产出且影响力持久的优点,因此其成为诸多企业塑造品牌、强化企业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我国的许多品牌国际知名度不高,但近年来,随着国力的不断壮大,我国许多城市已成功举办各项国际体育赛事,为我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美誉度将借助于体育营销不断扩大,实现民族企业的飞跃式发展。

  传统文化与营销篇8

  关键词:电费;财务;营销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20-02

  1 电力企业目前的收入核算现状

  电力销售收入是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于其涉及成千上万个用电客户,且不同的客户需求不一,这就导致收入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营销部,通过“抄、核、收一体化的营销MIS系统来进行。

  (1)长期以来,财务部门对于应收电费和实收电费的管理都来自于营销部门提供的汇总数据,而不能掌握分区、分片、分户的电费明细数据,更不能对营销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稽核。

  (2)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无法实现业务处理、资金信息的统一、实时。一是两个系统间的数据集成尚未实现,仍然需要手工进行数据传递,营销电费核算、收费等业务生成的会计信息主要以人工处理方式为主,因此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相对较弱。二是财务系统尚未与银行到账信息进行集成,营销的达账确认仍采取根据回单而非银行对账单的方式进行处理,容易形成财务与银行的未达账项,影响了企业对账户资金的监控。

  (3)由于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核算不一致,双方每月都要对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财务人员重复着手工录入应收、实收等凭证,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收账款管理和电力销售收入实现情况的分析上。这也使得财务部门对电力销售收入的监督和管理职能逐渐弱化,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

  在此环境下,为加强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实效性、准确性,加强电费资金管理,满足公司对于电费业务的管理需要,开展营财对接业务的接口建设,实现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电子化交互,以期克服电网企业传统电力销售收入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收入管理的可控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风险。

  2 营财对接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功能

  (1)营财对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

  根据公司“应收准确、销根及时、信息集成”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按照“营销明细、财务总账”的既定核算方案,充分考虑电网公司对系统功能的实现要求,参考各系统目前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情况,确定了营财对接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向和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方面是中电财每日定时从各个电费收入户开户行采集数据,通过管控系统,将数据分别传递到财务系统和营销系统,在财务系统中自动进行账务处理,生成银行到账凭证。另一方面,营财对接系统平台按照既定的规则,对银行到账数据和营销系统中的应收数据进行核对,并将反馈数据传递到营销系统,自动生成财务应收凭证。此外,实收凭证以及各类杂项收入也可以通过营销系统自动产生集成的财务凭证。在此基础上,系统自动生成电费报表、营销报表等,便于对电费欠费查询、应收账款分析,实现对电费数据的综合化管理。

  营财对接系统统一了资金系统、营销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通过与银行资金系统的衔接,改变了以往以营销数据为主来确认电费收入的方式。通过与营销系统的衔接,实现了收入口径的一致,有利于电费管理的优化。改变了以往“业务分割、分散管理、监督不力”的传统电力销售收入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分工明确而又互相牵制、电费收入的数据统一、业务处理系统的智能稽核。

  结语

  通过建立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接口,实现了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资金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电费核算、收费等会计信息的自动化、电子化数据传输;保证了营销系统中的账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营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之间管理信息的共享,为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提供基础,为电力公司财务、营销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益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宁波.供电分公司电费财务集中核算初探[J].会计之友,2011,(15).

  [2]徐建岚.论财务与营销关系的协调问题[J].会计之友,2009,(16).

  [3]梁晶,薛健.财务与营销良性对接探析[J].中国商贸,2011,(3).

  [4]莫立文.融合营销与财务构筑新的收入管理系统[J].电力信息化,2005,3(11).

传统文化与营销范文

传统文化与营销范文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